新华社南宁9月19日电(记者覃星星)19日,2020龙脊梯田百公里跑山赛在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梯田景区进行,来自国内外的1700多名选手参加角逐。据介绍,赛事分为100公里大师组、68公里精英组、30公里挑战组、15公里徒步组和3公里体验组5个组别。本届赛事的赛道途经金佛顶、千层天梯、七星伴月等景观及古村落,还经过森林、竹林、高山草甸等天然景观。在男子30公里挑战组的比赛中,谢兰迪以3小时58分34秒获得冠军;在女子30公里挑战组的比赛中,庞宇婷以4小时49分49秒获得冠军;男、女子组15公里徒步组冠军分别由黄灼焕和李建凤获得。龙脊梯田百公里跑山赛今年是第四届,已经成为龙脊梯田的一张新
渔民张周华(右)现在成为一名护渔员。
另有3个多月,长江流域干流和主要支流也将开启常年禁捕。现在,沿江各省(市)正加紧完成船网处置、退捕渔民转产安置等事情。
从“江上”“船上”到“岸上”“陆上”,退捕渔民能否找到新的收入泉源?岁数偏大的渔民,上岸后是否有保障,未来能否领取“退休金”?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来到安徽马鞍山、江西南昌等地探访了渔民们的“岸上生涯”。
“四有一畅”成标配 退捕上岸有保障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这句顺口溜,描绘的是安徽省马鞍山市薛家洼曾经的样子。
长江主航道流经马鞍山,在薛家洼形成了一处避风港湾。就在两年前,这片并不算大的湾区内,曾驻扎着7家“散乱污”企业、3家非法码头、2个畜禽养殖场和1处固废堆放点。湾内另有223条渔民的住家船、作业船,50户长江渔民的起居生涯都在这里,生计状态堪忧。
而经由整治后,现在的薛家洼生态园里,亲水平台、市民休闲步道,被成片的杨树林和如茵的绿地围绕,江畔美景令人陶醉。
提及生涯的转变,48岁的退捕渔民张周华示意:“祖祖辈辈都是渔民,打鱼的收入越来越少,薛家洼的环境也越来越糟。这两年政府的整治很给力,对我们退捕渔民也蛮照顾的,长江禁捕我们也很支持。”
“我现在转产上岸成了护渔队员,每个月能收入3000多元。住家船和生产船拆掉后领到了抵偿款。现在搬进了楼房,儿子在工厂做车工,两代人都有收入。”护渔员,是张周华的新身份,他每天会和队友一起巡护薛家洼到采石景物区的一段岸线,13公里内共有4名护渔队员,人人配合卖力巡护、水上保洁等事情。现在,全市已有护渔员190余人。
早先听说要退捕,张周华等人并非没有挂念。“水上的生涯更自在,时间更自由,忧郁岸上‘人生地不熟’,没有生涯泉源。”
为此,2019年以来,马鞍山市农业农村等部门深入渔民群体开展发动,普遍宣传中央和地方禁捕退捕渔民抵偿安置的有关政策,并积极为渔民们提供就业培训、组织专场招聘、放置公益性岗位,打消了渔民们的挂念。
--------------------------------------------------欢迎进入环球UG官网(UG环球):www.ugbet.us,环球UG官方网站:www.caibao.it开放环球UG网址访问、环球UG会员注册、环球UG代理申请、环球UG电脑客户端、环球UG手机版下载等业务。
与此同时,马鞍山还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参保档次就高不就低、待遇能叠加、帐户可转移等。对16~59周岁加入住民养老保险的渔民,凭据参保人所选年缴费档次划分根据每年1500元、2000元的尺度,由政府为其代缴15年养老保险费,做到相符条件的退捕渔民家庭成员应保尽保,让渔民上岸后能够稳得住、有保障。
停止2019年7月中旬,马鞍山市已所有完成退捕渔民2984户,涉及渔业人口10757人;全市共接纳退捕渔船5651艘,所有网具和随船渔具也一并接纳并所有销毁。今年7月尾,全市禁捕退捕资金已到位2.99亿元,已支付2.37亿元,用于渔民的渔船拆解津贴与拆卸用度已支付完成。
现在在马鞍山,有房住、有社保、有事情、有学上、心情舒畅的“四有一畅”,成了转产渔民们的“新标配”,岸上生涯的利益获得充实保障。
多种渠道促就业 渔民转产出路广
“我今年41岁,从14岁就随着父辈在鄱阳湖打鱼。去年响应政府招呼退捕转产,4条船加上网具、捕捞证等各项津贴一共9.3万元。现在照样渔民,不外不打鱼了,养小龙虾。”在江西南昌市新建区象山镇垾角村,兴旺家庭农场的主人吴西岳正在享受闲暇时光。
今年,他流转的400亩水田总共产出3万斤小龙虾,收入近30万元,让他这个退捕搞养殖的“新手”喜出望外。
吴西岳家祖孙三代以打鱼为生,亲眼见证了鄱阳湖区的渔业资源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他告诉记者,这几年人们主要捕捞的实在大部分是小龙虾。退捕上岸后,他行使自有资金,又向信用社贷了一部分款,流转土地做起了养殖。“政府还提供了补助,差不多笼罩每亩地的流转成本,对我辅助很大。”吴西岳说。
现在在南昌市新建区,像吴西岳这样的农场主、新型谋划主体越来越多。
“今年以来,为促进退捕渔民就业、创业,新建区接纳‘1+1+n’的模式推动渔民转产就业。第一个‘1’就是一笔资金,区财政已下拨800万元产业指导资金给所涉州里,用于扶持墟落的团体经济生长,吸纳退捕渔民就业;第二个‘1’就是一个窗口,我们已在县城农民工综合服务市场专门设置了渔民服务窗口,为他们就业牵线搭桥,已有60余人在此乐成实现了再就业;‘n’就是开展若干个专场招聘会、技术培训班,真正实现‘能小康’的目的。”新建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谭云平说。
而在江西余干县的康山大堤畔,25岁的袁芳本是一名“渔二代”。学生时代每逢假期,她和弟弟都市回到船上给怙恃协助。现在,她已经成为忠义景物区里的一名导游,每月收入有3000多元。
巧合的是,她和父亲还成了景区里的“同事”。原来,袁芳一家的捕捞方式主要是行使鸬鹚来打鱼,而这项传统的身手正随着长江禁捕退捕淡出人们的视线。为此,当地专门在景区里放置了鸬鹚打鱼的演出,这也为袁芳的父亲提供了就业岗位。父女两代人,一同吃上了“旅游饭”。
据介绍,今年,余干县通过接纳干部结对帮扶、拓宽渠道帮扶、就业政策帮扶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渔民转产就业的安置能力。特别是在就业方面,连系养殖水面多的特点,团体土地可优先思量租给渔民从事种养殖;连系渔民的技术特点,运送渔民到内陆外地成为养殖工人;连系渔民群体岁数层上的特点,运送年轻渔民外出务工;连系当地生长旅游业的优势,放置渔民从事农家乐、民宿等服务行业。此外,有创业意愿的渔民还将获得创业指导、贷款支持和跟踪帮扶。现在余干县已实现转产就业5165人,就业率85%。江西全省退捕渔民实现就业3.01万人,占比达53.4%。
现在,长江禁捕退捕事情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